close

我並不怕落入野狐禪


 


佛都是有凡夫成就的。不然修行就沒有可能也沒有意義。禪宗的野狐禪除了大家所說的想法之外。我有自己的看法。人還在未圓滿自己前,就不用思維佛法?


 


我一再說過,人不可能永遠不犯錯,在犯錯中也是學習。因果的東西很難窮究,也很難去言說的清楚。與其去思維因果報應的無窮無盡,我倒是喜歡簡單的落實在生活上的習氣改變。改變習氣就是改變因果,善惡業,就是積累習氣。至於報應佛經的講法太多,讓人想起來就頭痛,也不是我一個凡夫說的清楚講的明白。


 


我的想法是犯錯了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一顆去窮究佛理的心、去問道的心、去成就自己的願力。


 


 


 


 


 


 


 


  野狐禪文:孔維勤


 


        百丈禪師悟道後,每次開堂說法,有一老人專心聆聽,聽後隨大眾退下,這一日,老人課後兀自站著,若有所悟。


 


        百丈很早就注意到這位老人。見他留下,下堂來問他:「站在前面的人是誰?」這問題有兩個意思,一是問他是何方人士?二是有心考驗這位老人「何方神聖」? 「我不是人,我是狐狸精,參煉化為人身。」這位老人說:「我留下,因為有一問題要請教禪師。」他說:「很久以前我是人,與迦葉尊者同一時代,有學人問我, 大修行的人,是否還落入因果輪迴之中,我說『不落因果』,就這樣一句話說錯了,我墮入畜生道裡,五百年身為狐狸。」


 


  他請教百丈一樣的問題:「大修行的人還落因果嗎?」百丈禪師回答他:「不昧因果。」意思是不迷昧於因果,只要了解佛教因緣的道理,因在裡面了。


 


  釋迦牟尼說:「我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緣起、緣滅,似乎不留下什麼,卻不是什麼都沒發生過,生命的力量總在持續,如瓜熟蒂落。生命帶起來的力量,就是佛門的因果。它像薪火相傳,像大海的波浪。


 


  不執著因果,便是不昧因果。菩薩畏因,眾生畏果,顯示一般人在「果」上貪心,不如有修行的人在「因」上小心,如同老人一句不經心的話,墮入五百年的野狐身。


 


  後來禪門罵「野狐禪」的典故,便是出自這則公案。指所有不能實踐佛法緣起生命的人,但憑口說與一知半解,終究是門外漢,千錯萬錯,在顛倒夢想中成了假作人形的狐狸精,不堪一問,不堪一擊。


 


  反倒是在生活裡實踐的人,不瞻前、不顧後、不刻意。他們不執著、不貪戀,以無所得的心投入生活。如「西遊記」孫悟空在瀑布前,二話不說,縱身一躍,進入水簾洞中。水簾洞的「別有洞天」,正是百丈禪師說的「不昧因果」。


 


  不昧因果,知道種子是「因」,種子也是「果」,不落「因」、「果」的差別相中。人生緣起看「因」,緣滅悟「果」,生生不息盡在生命的緣起裡,不是什麼都沒有,老人說「不落因果」自然也錯得離譜。


  .野狐禪(轉貼自星雲禪話)


百丈懷海禪師是馬祖道一禪師的嗣人,「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可見他對禪門的貢獻。


 


一日,百丈禪師說法圓滿,大眾皆已退去,獨有一老者逗留未去,禪師問道:


「前面站立的是什麼人?」


 


老者答道:「我並不是人,實在是一隻野狐,過去古佛時,曾在此百丈山修行,後因一位學僧問道:『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我回答說:『不落因果!』因此一答語,我五百世墮在狐身,今請禪師代一轉語,希望能脫野狐之身!」


 


百丈禪師聽後,慈悲地說道:「請問!」


 


老者合掌問道:「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


 


百丈禪師答道:「不昧因果!」


 


老者於言下大悟,作禮告辭後,第二天百丈禪師領導寺中大眾到後山石岩之下洞內,以杖挑出一野狐死屍,禪師囑依亡僧之禮火葬。


 


這是一則有名的公案,只為了回答學僧說一句「不落因果」,為什麼五百世墮入狐身?百丈禪師為其轉說一句「不昧因果」為什麼能脫去五百世狐身之苦?其間一字之差,實有天壤之別。問:「大修行的人還落因果也無?」答曰:「不落因果。」此即指有修行的人不受因果報應,這種隨便胡亂的指點,錯矣!差矣!因為任何人都逃不出因果報應之外。百丈禪師的「不昧因果」,實乃至理名言,因為任何修行悟道的人,都要「不昧因果」。故無門禪師曾有頌云:


 


  「不落不昧,兩采一賽;


   不昧不落,千錯萬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eave890427 的頭像
    leave890427

    宗教是一種鴉片,使人不能活出自己

    leave8904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