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我也被邀赴會,我是帶了幾個朋友同去的。
我選擇了黨衛隊八百人,乘坐專車,同赴該鎮當時該鎮已屬於巴維利亞。
火車到柯堡站的時候,“德國紀念日”的籌備處派代表來迎接我們,說是奉了當地工會——就是獨立黨和共產黨——的命令,規定我們在進城時候,不是場旗奏樂——我們的樂隊共四十二人——而且不得結隊同行。
當時我也被邀赴會,我是帶了幾個朋友同去的。
我選擇了黨衛隊八百人,乘坐專車,同赴該鎮當時該鎮已屬於巴維利亞。
火車到柯堡站的時候,“德國紀念日”的籌備處派代表來迎接我們,說是奉了當地工會——就是獨立黨和共產黨——的命令,規定我們在進城時候,不是場旗奏樂——我們的樂隊共四十二人——而且不得結隊同行。
總而言之,他們的欺世盜名實在是政治上的投機份子,而且還仇視他誠實的工作。
不論任何的煽支家。他如果有勇氣在酒店中和他的敵人對抗,毅然的為自己的意見申辯,那麼,僅僅這一個人的影響已經勝過一千個鬼鬼崇崇而狡猾的偽君子了。
在一九二○年初,我就堅持著要舉行第一次的群眾大會。
各處的人士,對於這一點,大家都能認識清楚的,而獨那班所謂“專家們,”
竟會得不知道。
當時做參謀本部上校的盧登都夫(Ludendorff)會在一九一二年的他的備忘錄中,指出了這種的弱點。
《希特勒:我的奮鬥》簡介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年4月20日18時30分—1945年4月30日15時30分),生於巴伐利亞和奧地利的邊界城市布勞瑙(Braunau am Inn,林茨,萊茵河上的Braunau),卒于柏林。希特勒是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党即納粹党的總裁和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頭號戰犯。同時,他也是一個出色的演講家,殘酷的政治家和過於冒險的軍事家,以及野心家,陰謀家,早年還做過畫家。早年曾因暴動入獄,並在獄中寫下《我的奮鬥》一書,表達出他對共產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極端仇恨,如兼併奧地利,反猶和獨裁。以及後來對蘇聯的進攻等。1933年1月30日出任德國總理;通過 國會縱火案 打擊異己黨派。1934年8月2日德國總統興登堡病逝,希特勒兼任德國總統,並將總統與總理兩個職務合二為一,稱為元首,擁有無限的權力,並命令所有軍隊以及法官和政府官員向他宣誓效忠。作為元首,他成為國家政權的單獨執掌者即獨裁者,把軍隊和教會之外的所有政治社會機構都一體化。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兼任德國武裝力量最高統帥。他執政期間的德國正式名稱為大德意志帝國和德意志帝國,通常被稱為納粹德國,德意志第三帝國或希特勒德國。
在第三帝國初期階段,他的某些經濟措施一度使得德國經濟走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泥潭,也因此以及富有煽動性的群眾運動而獲得下層民眾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