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穹蒼幻翼對談佛法之一
雲鳳:
緣起的觀念是佛陀獨步於當時印度他宗的創見,也正是佛教的根本教義,離開此法,應該不能自稱為佛陀所教授之法,阿含和部派的諸論的確是我目前修習的範圍,以往我也是從中國佛教開始學起的,因不滿於各派教法的不足,所以上溯研讀學習佛陀的原始佛法.
只是不懂,現在的佛教徒為何對佛陀親說的法漠不關心......
穹蒼幻翼:
對於您的意見 我絕對尊重
不過 可能要請大家思考幾個問題
1. 有部分南傳佛教不同意現在的大乘經典是佛陀親說
不過 許多中土證果的大菩薩卻認為大乘經典是佛陀親說
我個人成就雖不足道 也認為大乘經典是佛陀親說
2. 菩提達摩接二十八代禪宗衣缽
是自佛陀 摩訶迦葉 阿難以來單傳的法脈
他選擇中土作為大乘佛教法脈的繼承者
必然有他的用意 我們不可說北傳佛教不是佛陀的法脈
3. 敝人深知十二因緣法是佛法的中心
但是記得六入 觸 受 皆是十二因緣法的一部分
六入 觸 受 是金剛經 楞嚴經 心經 華嚴經 的中心思想
所以說大乘經典是南傳佛教的延伸即可
佛友們勿在自己未證入三昧前 草率評斷
須借鏡 無著 世親 兩位大師之故事
4. 宣化上人的師父 虛雲老和尚入定一事
當年威震中南半島諸國 受封為國師
無任何南傳佛教大師質疑他的傳承
5. 我的師祖 斯里蘭卡高僧 Narada Maha Thera 是證道之人
大名遍全球四十餘國 從未批評北傳經典不是佛陀親說
希望您留意 祝 法喜充? ?
雲鳳:
回答:
1. 是不是佛所親說,須有史實為証,不是誰說了算,大乘佛法並非不是佛法,但由歷史的軌跡看,確實不能說是佛所親說,西元前五百年的佛陀如何說西元後所出的經典,印度佛教史說得很明白,不知史實,是無法一起論辯真偽的,去看一下印老的《印度佛教思想史》吧!.
2. 禪宗祖師的傳承是有很大問題的,我的老師曾經就此事做過分辯,因為迦葉是位修苦行的頭陀,而阿難又是迦葉弟子們不滿的對象,從何看出呢?後人記載迦葉不滿阿難為女眾請求剃度,此是冰山之一角而己,阿難是結集《阿含經》時的誦出者,從原始佛法的思想脈胳去看,絕不可能和禪宗劃上等號,思想有思想的傳承和跡象可尋,說這兩位為法脈之首,從任何角度來看都是難以說服人的.而禪宗的出現在印度是屬於中期的宗派,怎麼也推不到論之前,而部派佛教的論又是原始佛教之後接著上演的教義傳承.順便說一下龍樹菩薩,其被後代尊為中國的八宗之共祖,如果你也同意的話,那我必須問,龍樹菩薩的思想論著是《中論》,他的思想論述的推展方式被中國的哪一個宗派採用呢?應該是各宗派各取所須,取其中自宗所要的思想發展自派的思想吧!如此便可推其為祖師,這樣你也能接受嗎?而我們共推達摩為中國禪宗的開祖,但其來時的二入四行思想在六祖時已被「無相為體」,「無念為宗」,「無住為本」所取代,思想已經起了很大的轉變,由此看來,這只不過是禪宗在中國的改變而已,那佛法在印度那個六師外道更盛於此的地方,外加的法就不知幾百幾千倍於此了.(見印老的《中國禪宗史》)
3. 八正道 五陰 六入 四念住 十二因緣 十八界 三十七道品……等,就是阿含經的精義,佛陀就是傳我們這些法的,你所舉的大乘經典當然要採用,不然就沒有內容可以傳承發展,自會自置於教外.而且南傳佛教早在阿育王時期(西元前三、四百年許)就已經由阿育王之子女南傳到斯里蘭卡了,和大乘佛法沒什麼干係,大乘自有大乘的傳承,早在部派佛教時期(約西元前三百年)就已有了分派,可以在印老的印度佛教史中看到,其他學者也有述及,網路上就可以找到,不是所有的事都必須在証入三昧之後才會知道的,看書就好了,証入三昧和歷史無關,應該是和個人解脫有關才對吧!(見印老的《印度之佛教》和《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世親和無著兩位大德的思想轉變想必你有所不知,起始學論,為反《大毘婆沙論》而著《俱舍論》,其思想傳承自部派的經部譬喻師,後來再轉向大乘,即從唯識開始,所以唯識現在才開始,沒記錯的話,約在西元四世紀,這麼說你會不服氣嗎?去看印老的《唯識學探源》,現在有一派人馬大肆撻伐印老,直指他是魔使,這樣從歷史的角度來說佛法,你也不能接受嗎?
4. 禪定之事並不是只有在教法之內討論的事,因為禪法共外道,外道的禪定更有深入殊勝之處甚而有的更加擅長,不應以此論涅槃事,此事不在我們討論之列,不是所有的人都不質疑就是對的,事實不會因此而修正.禪定有禪定的殊勝之處,但不能以禪定來論佛法,佛法有法的精要和系統,禪定只是修行的方法之一,不是禪定功夫好就什麼都好,這是以偏蓋全的說法。
5. 批評北傳經典不佛陀的親說,不是我的真正用意,這沒什麼意思,事實須要自己去發現,僧人不必去批評任何事情,但也不會因此而証明事實,讀一下學者的論著,放下衛教的心態,才能看見真象。說到歷史,宗教人士就受不了,因為很多事情有了很不同說法,如果你只是信徒,那好,什麼也不必學了,只要跟著你的師父就好,那也沒什麼好說的,如果要說個是非曲直,那就非有史不可了。
我因為生性怪,從來都不是個盲從之人,一定要親自學習體會才會信,讀史也一樣,史學家應有忠於事實的忠魂,考據有考據的科學,自然要有充足的証據才能發表,看是否合於科學方法,自可自己去找書看,誰也誆不了誰,我們不信國際學者的苦心研究,而信宗教人士的護教之詞,我也只有祝福你了。 一般人都不敢對高僧有所質疑,高僧的德行和修行功夫我們無須置疑,但所學佛法正不正確卻是可查証的,不對所言之事有絲毫的考証,如何了解真義呢?佛學院和佛研所如何培育的僧才,我很了解,因為我也是這個體系出來的人,他們的佛學素養如何?這些都是可以看出來的.
以上的引用書藉出自:
印老著作集的網站:
http://www.fzrj.com/dszz/read-database=yinshun&innercode=0-1.htm